独立游戏《恐鬼症(Phasmophobia)》主创Daniel Knight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这款恐怖游戏的标志性玩法设计,竟源于CDPR经典RPG《巫师3:狂猎》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支线任务。
在长达两年的开发周期中,Knight始终为游戏的核心玩法所困扰。最初设计的"环境线索探测"机制虽然符合恐怖氛围,却因缺乏互动性显得枯燥乏味。后续尝试加入的驱鬼战斗系统,又因难以平衡游戏节奏而被迫放弃。
转机出现在Knight重温《巫师3》"井中魔"任务时。这个要求玩家先调查怪物特性,再针对性制定战术的支线任务,让他醍醐灌顶——恐怖游戏的核心魅力不应停留在"确认灵体存在",而应该聚焦于"识别超自然实体类型"的推理过程。
受此启发,《恐鬼症》最终确立了"证据收集+幽灵类型鉴定"的双核心机制。开发团队为不同超自然实体设计了独特的行为逻辑和反应模式,玩家需要通过温度计、EMF检测仪等专业设备,像超自然侦探般抽丝剥茧,逐步锁定灵体种类。
这套创新系统成为游戏最突出的亮点,助力《恐鬼症》在2020年发售即引爆玩家社区,迅速跻身年度最受欢迎独立游戏之列。如今看来,这个源于《巫师3》的灵感火花,确实点燃了恐怖游戏玩法创新的燎原之火。